友情链接:

山东康姆勒电力集团—新能源事业部

专为运营商提供的高价值充电桩

销售热线:

0537-7280888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客户案例

面对冬季寒冷充电慢、高压车型面临高压桩不足,行业如何应对补能困境?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阶段,普遍会遭遇三大挑战:缺乏充电技术、缺少充电设施、没有统一充电标准。这些挑战都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和广度。

      在行业对800V高压快充的大背景进行广泛讨论的当下,如何快速安全地补能一直是行业内以及用户持续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自上而下的高压充电站并没有普及,高压车型的补能灵活度受到一定限制。此外,在北方地区的冬季,由于严寒天气条件造成的补能效率较低的问题,使得补能问题无论是在补能的便利性上还是补能效率上,都成为新能源汽车用户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此,在行业上各个厂商必须寻找解决方案,因为构建一种快速,安全,高 效和便捷的新能源汽车补能方式,是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前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市场接受度的关键。

       对此,行业内很多玩家都在思考。日前,车东西参加了比亚迪在近日举办了充电技术沟通会。在会中,比亚迪给出了在这两方面问题上的思考,给出了新能源汽车补能的中国方案。

       可以说,一方面,这些技术突破是比亚迪在补能痛点上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其技术实力的体现。

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极大促进了充电基础设施的扩展。随着市场对新能源车需求激增,充电桩数量已突破500万大关,增速甚至超越了车辆本身。私人充电桩因其低成本和便捷性,占比超60%,成为市场主力。相比之下,公共充电桩发展滞后,慢充桩占多数,车桩比高达8:1,暴露出补能设施的不足。

尽管私人充电桩能缓解部分车主的充电焦虑,但近半数车主因条件所限无法安装。这些车主面临的是充电桩短缺、充电时间长、高压充电桩成本高昂及普及率低等问题,这反映出的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并非可以忽略的事实。

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正推动充电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体系完善,公共充电桩的利用率和充电量持续攀升。然而,基建和运维上的不平衡,以及公共充电设施的不足和不均匀分布,造成用户充电焦虑。

针对这些挑战,比亚迪等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而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同样至关重要。

公共充电桩的不足,尤其是高压充电技术的缺乏,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发挥,加剧了车主的充电焦虑。早期新能源汽车推广面临的技术挑战包括提升动力性能、增加续航和加快充电速度。

为了改善电动车体验,技术革新至关重要。不少企业都在高压充电站的覆盖度上下功夫。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的努力下,高压充电站的覆盖度的确有了一定提升,但是客观条件的限制到了其依然不能做到很广的覆盖度。

对此比亚迪在2015年就推出了全球乘用车800V高电压平台后,做出了自己的思考,针对电压不匹配分问题推出了升压充电技术,确保了车桩兼容性,并能够适配几乎所有直流充电桩。

面对冬季寒冷充电慢、高压车型面临高压桩不足,行业如何应对补能困境?

具体来说,当电动车接入充电桩时,这个系统便展现出它的双重功效。充电时,它能够利用IGBT模块和电机绕组形成Boost升压电路,以适应不同电压的充电需求。在500V充电桩接入时,系统通过左半桥IGBT的断续操作来升压充电,而750V充电桩接入时,则由充电桩自身控制充电电压,此时系统中的IGBT模块均处于封锁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设计在实现高功率处理的同时,还避免了额外散热回路和安装空间的需求,因为它允许三相IGBT、续流二极管和电机绕组并联使用。

在解决了充电兼容性的问题后,新能源车在北方冬天的补能焦虑也难以忽视。

随着用户对补能需求的增长,从单一场景到全场景的补能体验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但不可忽视的是,气候条件尤其是低温,已成为影响用户场景补能体验的关键因素。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普及呈现出地域差异,华南地区普及率超过30%,而东北地区不足10%。这种差异主要由低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造成:在寒冷条件下,电池充电时间延长,动力性能下降,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使用体验。

为应对这一挑战,行业普遍采用外部加热方法,如加热膜、加热板或冷却液等,以提高电池温度。尽管这些方法相对成熟并被广泛采用,但其加热速度慢、效率低、温度分布不均等问题仍限制了电动汽车在低温下的性能。

为解决这些问题,行业正探索更的内部加热法,即通过电池内部产生的焦耳热来加热电池。这种方法升温更快、更均匀,效率更高。

面对冬季寒冷充电慢、高压车型面临高压桩不足,行业如何应对补能困境?
面对冬季寒冷充电慢、高压车型面临高压桩不足,行业如何应对补能困境? 2024-1-9 本文被阅读 501 次
上一条:康姆勒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如何防范新能源车起火?下一条:康姆勒充电桩运营商:为什么充电桩显示的充电量比车机记录的充电量多?

新能源公司:0537-7280888    7280008
发电机公司:0537-7987777    7980007
客户服务部: 0537-7267000
全国服务电话:400-6183-789

手机站

邮箱:kmlxnykj@126.com

网址:comlerxny.com

山东康姆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汶上县圣泽大街西段2895号(康姆勒国际产业园)


山东康姆勒电力集团          COMLERPOWER            鲁ICP备2023006946号-1                           公示信息16086084426618376鲁公网安备37083002370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