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山东康姆勒电力集团—新能源事业部

专为运营商提供的高价值充电桩

销售热线:

0537-7280888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客户案例

康姆勒新能源直流充电桩:电车给电网“充”电,靠谱吗?

所谓车网互动,指的是新能源汽车通过充电桩与电网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互动,按能量流向分为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简单来说,就是新能源汽车可以根据电网调节错峰充电,或者反向送电给电网获得补贴收益。

车网互动前景广阔车网互动的基本模式,是将新能源汽车当作储能设备,在电价低谷时充电,在高峰时放电。这种模式下,新能源车主可利用峰谷电价套利,从而降低用车成本;对电网来说,增加了更多削峰填谷的工具,有利于提升供电可靠性。理论上,车网互动潜力巨大。相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碳达峰节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过1500万辆,保有量将超过1亿辆。如果按照每辆车平均一年跑1万公里,届时的年用电量将达到约1600亿千瓦时。这样的数据,约等于2座长江三峡电站,或者近10座葛洲坝电站的年发电量。据专家估算,到2040年,如果国内所有的电动汽车都能实现车网互动,届时,一天的互动量将与全国的用电量基本相当。早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就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今年1月,针对性产业政策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明确车网互动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可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 易等应用场景。政策支持之下,越来越多城市出台政策或试点探索。早在2021年,浙江宁波梅山地区建成投运的智能融合终端实用化示范区中,就包括了多个V2G充电桩。从2022年开始,江苏苏州、无锡、常州等多地开始试水商业化,探索在公共充电站试点投用V2G充电桩。今年3月,安徽省印发《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支持合肥市、芜湖市创建车网互动 示范城市。在长三角,车网互动发展正在加速。 

康姆勒新能源直流充电桩:电车给电网“充”电,靠谱吗?

仍缺完整配套机制

不过,V2G模式虽然看起来很美,但落地仍面临重重难点。纵观各地的试点探索,对时间和场地都有较大限制,更多是为了检验技术和商业的可行性,目前还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常态化调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技术部副主任、中国充电联盟主任刘锴表示,实现新能源汽车和电网双向互动是大势所趋,但仍有多个关节需要打通。

从车端看,除蔚来和比亚迪的部分车型以外,很多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开放反向充电功能,支持V2G的车型比较有限;从桩端看,虽然我国正大力推进充电桩安装和下乡等工作,但当前这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尤其是普通充电桩无法实现反向充电,但专用的V2G充电桩普及度有限,而且从成本看,V2G充电桩要比普通充电桩高出一倍以上。

      车主的意愿相当重要。很多人都担心,多次充放电会影响电池寿命。去年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其他研究机构的调研显示,新能源汽车用户参与V2G顾虑因素中,“影响电池寿命”以接近半数的比例高居di一,达到46.32%。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刘锴认为,目前电池技术还需要提升,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同时,提升电池循环寿命。此外,车企的质保、售后等流程,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是当下的zui大难点。现有的市场机制还不足以激发产业活力。”目前,无锡的方案是,参与放电试验,可以获得3倍积分奖励,抵消充电费用。如果是蔚来车主,还可以叠加蔚来的积分奖励,放电1小时大约可获得160积分,相当于16元。有专家表示,理想情况下,车主参与电网放电,一个月收益可能在1000元左右。相对而言,这样的收益对车主的吸引力有限。刘锴认为,V2G模式距离落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预计实现商业化可能要到2027年左右。从长远看,实现车网互动,既有赖于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的出台,同时,也需要持续推进电价和市场机制改革等,例如适当降低交 易门槛、提高市场参与度等。配套机制建立起来,市场活力被激  活,才能推动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

康姆勒新能源直流充电桩:电车给电网“充”电,靠谱吗?
康姆勒新能源直流充电桩:电车给电网“充”电,靠谱吗? 2024-9-28 本文被阅读 320 次
上一条:康姆勒新能源直流快充充电桩:V2G技术发展应用现状及问题的深度解析下一条:充电站的新“花样”:光储充+一体化能源站的崛起

新能源公司:0537-7280888    7280008
发电机公司:0537-7987777    7980007
客户服务部: 0537-7267000
全国服务电话:400-6183-789

手机站

邮箱:kmlxnykj@126.com

网址:comlerxny.com

山东康姆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汶上县圣泽大街西段2895号(康姆勒国际产业园)


山东康姆勒电力集团          COMLERPOWER            鲁ICP备2023006946号-1                           公示信息16086084426618376鲁公网安备37083002370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