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轻卡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关于充电的便利性备受终端用户关注。近期康姆勒新能源发现,有多款电动轻卡将充电口布置在车辆后端。为何会出现这种新的设计?其反映出哪些新的需求?
电动轻卡充电口常见布置
根据新能源商用车之家走访市场发现,目前电动轻卡充电口位置主要布置在以下区域:
1、整车前端右侧。充电口在驾驶室与货厢之间,高度0.8—0.9米,或者在货厢下方,高度0.5—0.6米,市场占比大约为55%;
2、整车前端左侧。充电口在货厢下方,充电口高度为0.5—0.6米,市场占比大约为40%;
3、整车后端右侧。充电口在货厢下方,高度为0.5—0.6米,市场占比大约为5%。
充电口位置的便利性分析
1、整车左右侧分析。目前电动轻卡通常是一个司机驾驶,副驾驶位置放置日常用品(被子、水壶、电饭锅等),右侧车门通常不开启。电动轻卡充电时间大约在40—60分钟,司机会利用这段时间对车辆状况进行检查、去附近餐馆吃饭等,需要2—3次上下车。如果充电口设置在整车前部左侧,司机在开门、上下车的时候很容易磕碰到充电线,甚至被充电线绊倒。因此,新能源商用车之家认为:充电口设置在整车右侧更合理。
2、充电口高度分析。目前电动轻卡平台主要分为两类:“油改电”和全新开发。这两者主要的差异就是有无驾驶室翻转功能。“油改电”车型依然保留驾驶室翻转功能,因此充电口不能设置在驾驶室和货厢之间,否则在驾驶室翻转时容易发生磕碰。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分析,充电口布置在驾驶室和货厢之间,高度在0.8—0.9米zui合适,司机只需要弯腰即可完成充电qiang的插拔;相比之下,许多电动轻卡的充电口布置在货厢下方,高度只有0.5—0.6米,司机只能半蹲完成充电qiang的插拔。
3、整车前后端分析。目前大部分充电桩与停车位是纵向布置,并且充电站停车方式与普通停车方式有很大差异。普通停车位要求车辆倒车入位,充电站停车位则要求开车入位,司机便于控制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距离。新能源商用车之家认为:充电口布置在整车前端更便利。
充电口布置在车辆后端的优势
很多大型物流公司为了提升电动轻卡的使用率,必须要压缩充电时间(包括去充电站的往返时间),希望能做到一边充电、一边装货。目前各大物流公司都有专用的装卸货台,纯电轻卡要倒车靠台,通常等货和装货的时间长达1—2个小时。要实现一边充电、一边装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货台下方有充电桩。目前很多120kW的充电桩可以做到小型化,其高度可压缩在1米,适合放在货台下方。
2、充电口布置在车辆后端。与充电桩的距离控制在1.5米。
另外,根据新能源商用车之家调研发现:很多电动轻卡夜间就在货台前长时间停车,这类车型更适合使用慢充。其使用场景为:di一天夜晚20点收工,将车停在货台前,司机用慢充口进行充电;第二天凌晨3—6点,装卸工进行装货;早上6点,司机开车送货。因此,可使用9kW的慢充充电桩,10个小时将电池充满,按照居民用电价格0.5元/kWh计算,比快充波谷价格能节约0.2—0.3元/kWh。
目前电动轻卡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就是要能深刻洞察客户新需求,差异化开发产品,从而抢占市场先机。
上一条:康姆勒新能源直流充电桩:什么是智驾平权?如何智驾平权? | 下一条:康姆勒新能源直流充电桩:光储充一体化系统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