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充电桩作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各地正在加速布局,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5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其中,大功率充电正成为中国充电桩行业的新亮点。康姆勒新能源对大功率充电的工作原理、技术类型、技术难点、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帮助大家了解大功率充电。
大功率充电的定义
大功率充电桩,顾名思义,是具备高功率输出能力的充电设备。与传统充电桩相比,其显著的优势在于能够大幅缩短充电时间。大功率充电,还是一种具备高功率输出能力的充电技术,主要用于快速充电。正常情况下,充电功率越大充电时间越短,而充电功率取决于车辆OBC(on-board charger车载充电机,用于交流充电)或者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用于直流充电)。充电开始前,车辆与充电设备会进行通讯校验、确认,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车辆所能接受的充电功率。目前大功率充电主要以不提高整车电压平台的条件下,提高充电电流大小。但充电电流增加后端子及线缆的发热量会快速增加,导致温度迅速升高,持续高温易损害充电装置的电子元件,严重的还会引起烧毁安 全事故。
大功率充电的工作原理高电压或大电流输出:通过提高充电电压或增加充电电流,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方式,来增加单位时间内输送到电池的电量。例如,传统充电可能采用较低的电压和电流,如 5V/2A;而大功率充电可能会采用更高的电压,如 800V 甚至 1000V,或者更大的电流,像 800A、1500A 等。优化充电电路设计:采用先进的电源管理芯片和电路拓扑结构,如 PFC+LLC 架构3。能够提高充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确保在高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充电设备仍能保持较高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智能充电管理:借助智能芯片和算法,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如电量、电压、温度等。根据电池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充电参数,实现恒流 - 恒压限流 - 恒压浮充等充电模式,确保充电过程的安 全和高 效。
大功率充电的优势
缩短充电时间:这是大功率充电的显著优势。如在电动汽车领域,能实现 15分钟内为电动重卡增加超过60%的电量,或让新能源汽车从20%充电到 80%仅需15分钟。
提升使用便利性:对于用户来说,减少了在充电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使电动汽车等设备的使用更加便捷,提高了出行效率,降低了 “里程焦虑”。
提高运营效率:在物流运输等领域,可让电动车辆快速补能,投入下一次运输任务,提高了物流车队的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大功率充电的应用场景
公共充电站: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型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大功率充电桩可以快速为电动汽车充电,减少等待时间。
物流运输:在长途运输中,大功率充电可以显著减少充电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例如,云南玉溪研和超级充电站的使用,使得电动重卡能够在15分钟内充满电,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
大功率充电的技术类型
液冷充电技术:液冷充电技术通过使用冷却液来冷却充电过程中的发热设备,如充电qiang和电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充电时的温度,允许使用更细的电缆,同时确保充电设备和车辆的安 全性。特斯拉的V3 Supercharger就采用了这种液冷技术。
800V高压架构:许多新开发的电动车型,采用了800V级的高压电气系统。这种高电压系统可以显著减少充电时间,因为在同一功率下,电压越高,电流越小,从而减少了充电时的能量损失和热量产生。
大功率充电桩:大功率充电桩能够提供更高的充电功率,例如350kW的充电桩可以在15分钟内将电池充电80%。这些充电桩通常支持多个标准,如CHAdeMO、CCS、GB/T等,确保与不同车辆的兼容性。
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在大功率充电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监控电池的状态,如温度、电压和电量状态,并确保充电过程安 全高 效。BMS能够优化充电策略,避免电池过热或过充,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大功率充电的难点
1、散热随着充电功率的增加,设备的散热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比如说一个480千瓦的充电桩在满功率运行时,它的散热量就达到了20多千瓦。特别是重卡充电区域,它需要大功率长时间运行,对散热效果有更高的需求,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在散热领域,目前主要采用的散热技术有三种:传统的直通风模式、隔离风冷以及液冷。在这三种方式中,隔离风冷和液冷的防护等级相对较高。
2、整机效率因为功率大,所以效率的问题就会变得更加明显,效率会影响散热,同时也影响整个场站的经济效益。在功率变化领域,除了拓扑结构和系统级的优化之外,新型半导体器件的应用也非常关键,比如碳化硅器件。然而,目前碳化硅器件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成本问题、高频驱动的需求、配套磁性器件的设计,以及散热和短路保护等问题。
3、噪音噪音会影响充电用户的体验、影响场站的选址。尤其在一些对噪音有高要求的场景,大噪音的设备就无法使用,或者使用安装要受到限制,比如需要通过配备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噪音的影响。在噪音控制方面,风机布局、风道设计以及隔音吸音材料的使用都是关键因素,它们共同影响着噪音水平。
4、电网大功率直流充电的广泛应用会对电网产生影响。它导致电网负荷显著增加。特别是在商场、住宅区等场景下,电网容量受限,而接入大功率充电设备通常需要额外扩容,这些区域的电网扩容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较高。大功率充电的快速功率上升和下降导致电网波动加剧,对电网稳定性构成挑战。这种快速的功率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电网的峰谷特性,使得峰谷差异增加,同时也可能导致峰谷时间的变化,进而影响场站运营的经济效益。
5、配电在配电容量、线缆敷设等工程应用层面上,1台360kW/480kW可能不仅仅是3倍/4倍于1台120kW充电设备,所以很多360kW/480kW选择了“站中站”或示范站的型式先行面市。
大功率充电的发展趋势
其一,液冷散热技术正在成为大功率充电设备的标准配置,以提高散热效率和设备寿命。
其二,智能化和互联互通技术也在逐步成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AI技术,充电桩运营商可以实现设备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动态定价,提升运营效率。
其三,大功率充电桩将更加注重兼容性和通用性。能够适配不同品牌、型号和规格的新能源汽车,打破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壁垒,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体验。
其四,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充电桩供电,实现真正的绿色充电,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条:康姆勒直流充电桩: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政策解读 | 下一条:康姆勒电动重卡充电桩:采购大电量电动牵引车应重点关注哪些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