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山东康姆勒电力集团—新能源事业部

专为运营商提供的高价值充电桩

销售热线:

0537-7280888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资讯

康姆勒直流群充充电桩:新能源基建正在下一盘大棋

发布时间:2025/7/11
本文被阅读:2次

        日前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从多维度明确发展方向。政策要求结合地方经济、新能源汽车推广及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核心,科学布局大功率充电设施;省级部门需联合制定发展目标与专项规划,优先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计划,对重大节假日利用率超40%的充电设施率先实施大功率改造。目标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数量突破10万台,实现服务品质与技术应用的迭代升级。此外,政策强调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的大功率充电网络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推动行业资源共享。这意味着理想5C超充站、特斯拉V4超充等原品牌专属设施将逐步“平权”。伴随着政策发布,市场预期,新一轮充电桩投资要来了。那么,此项政策对相关行业的实质性影响有多大?

1.补能焦虑与产业升级需求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分为直流桩和交流桩,大功率充电通常指直流充电,也被称快充,通常在120千瓦以上,还包括480千瓦以上的超充桩。其zui大的优势就是充电速度大大提高。

总体来看,政策大力支持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核心或在于三大考量:

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倒逼补能体系升级。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0万辆,2030年更将超过8000万辆。与此同时,充电基础设施虽快速扩张,但结构性矛盾突出:截至2025年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374.9万台,但公共充电桩仅占28.3%,且以低功率(60千瓦以下)占主导,同时分布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县域覆盖率不足80%。这种供需失衡在节假日尤为凸显。

二是技术迭代推动大功率充电成为行业共识。随着800V高压平台车型的规模化量产(如小鹏G9、蔚来ET7等),单qiang充电功率突破250kW已成为主流趋势。技术进步推动用户对补能效率的期待持续提升。然而,当前公共充电桩中大功率设备占比较小,且标准不统一,导致车桩兼容性问题突出,制约了技术红利的释放。

三是能源结构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双重驱动。大功率充电设施不仅是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更是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节点。通过“光储充”一体化模式,可实现电网削峰填谷,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比例。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量突破12亿千瓦,但弃风弃光率仍高达5.2%,大功率充电设施的规模化应用将为新能源电力提供新的消纳出口。


康姆勒直流群充充电桩:新能源基建正在下一盘大棋

2.技术、标准与商业模式的三重博弈

实际上,政策面对大功率充电的支持由来已久,产业资本也在积极布局,但其渗透一直较为缓慢,主要源于以下难题:

首先是技术瓶颈。大功率充电对电池寿命的影响显著。研究表明,长期使用6C快充的电池循环寿命较1C充电缩短40%,且锂枝晶生长风险增加。要解决这一难题,则需要通过材料创新(如固态电解质)和电池管理系统优化,破解快充与寿命的矛盾。

其次是标准竞争。尽管我国已建立GB/T20234.3-2023标准体系,但市场仍存在GB/T20234.4等不兼容标准,导致车企和运营商面临设备重复投资问题。国际层面,特斯拉NACS标准被SAE采纳,可能对我国标准国际化形成挑战。要破解以上困局,需要通过“技术输出+市场合作”策略,推动中国标准与CHAdeMO、CCS等国际体系互认,避免陷入“标准孤岛”。

三是商业模式。当前公共充电桩平均利用率并不高,导致投资回报周期长达8-10年。政策虽然提出了补贴机制,但过度依赖补贴不可持续,还需探索多元化盈利路径。比如,浙江通过“充电+旅游”模式,在景区充电桩嵌入民宿预订、特产销售等服务,使单桩年收入提升显著。未来或可进一步整合广告、保险等增值服务,构建“充电即入口”的生态体系。

3.产业链与投资机会

充电桩上游主要是充电桩部件制造,主要由五大核心构成:外壳、充电qiang、主控板、充电模块及其他配套元件。其中,充电模块由芯片、功率器件等元器件构成,是核心成本项,占比超40%。而大功率充电设备的核心部件除了充电模块之外,还新增了液冷散热系统、智能控制器等。

中游聚焦充电桩运营。目前头部运营商正加速抢占优 质点位,国家电网计划2025年前在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5万个超充桩。与此同时,“充电+商业”模式成为新趋势。下游聚焦应用层面,商用车领域,电动重卡和物流车对大功率充电需求迫切。乘用车市场则呈现“高端超充+中端快充”的分层格局。综合以上分析,目前大功率快充设施的投资机会还主要集中在上游的核心部件领域,比如充电模块、液冷散热等。并且,短期政策利好驱动的主题机会可能持续性并不强,需要警惕回调风险。长期来看,中游运营市场若不断有新的商业模式跑通,那么其成长弹性大概率强于上游。

4.充电效率迈入“分钟级”

       事实上,今年以来,兆瓦超充技术凭借“极速补能”已经成为行业焦点,其核心优势在于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从数小时压缩至分钟级,与燃油车加油效率相当。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重塑了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更引发了全行业在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上的深度探索。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硬件革新到网络布局,企业纷纷亮剑,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例如,比亚迪、极氪等企业的技术可实现“充电5分钟补充400公里续航”,彻底改变用户对电动汽车“充电耗时过长”的固有认知,为大规模普及扫清时间成本障碍。国内企业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如高压架构、液冷方案等),共同推动行业进入“分钟级充电”时代。

“平价”快充电池全场景覆盖

除了充电设施与技术的突破,电池企业也在积极布局,致力于实现“平价”快充电池在全场景的覆盖,让更多用户享受到高 效充电的便利。

      随着政策推动与企业技术迭代,兆瓦超充正从“参数竞争”转向“用户体验普惠”,乘用车与商用车(尤其是重卡)场景双线突破,叠加充电网络开放共享与“光储充”协同模式,行业将加速进入“极速补能+高 效运营”的新阶段,为新能源汽车全面普及提供核心支撑。

康姆勒直流群充充电桩:新能源基建正在下一盘大棋
上一条:康姆勒智能充电桩厂家:家充、快充、换电的共生法则是什么下一条:康姆勒新能源智能充电桩:安全充电,从“3C”开始

新能源公司:0537-7280888    7280008
发电机公司:0537-7987777    7980007
客户服务部: 0537-7267000
全国服务电话:400-6183-789

手机站

邮箱:kmlxnykj@126.com

网址:comlerxny.com

山东康姆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汶上县圣泽大街西段2895号(康姆勒国际产业园)


山东康姆勒电力集团          COMLERPOWER            鲁ICP备2023006946号-1                           公示信息16086084426618376鲁公网安备37083002370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