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山东康姆勒电力集团—新能源事业部

专为运营商提供的高价值充电桩

销售热线:

0537-7280888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资讯

康姆勒直流重卡充电桩技术选型:从 TCO 视角解析风冷、冷板与浸没液冷的全周期博弈

发布时间:2025/8/12
本文被阅读:29次

当一辆 49 吨的电动重卡在充电桩前完成 30 分钟超充,其背后的散热系统正经历着堪比小型钢铁厂的能量考验。重卡充电桩的冷却技术选择,不仅决定着充电效率与设备寿命,更通过全生命周期成本(TCO)的累积效应,深刻影响着运营方的长期收益。在风冷、冷板液冷与浸没液冷三大技术路径的竞争中,杭州京工电科技等企业的技术突破正在改写成本规则,让曾经被视为 "高端选项" 的浸没液冷,成为越来越多场景的经济性首 选。

一、TCO 拆解:四大成本维度的技术分野重卡充电桩的 TCO 就像一座冰山,采购成本仅是水面上的可见部分,而安装、运营与维护成本构成的水下部分,往往决定着全周期的经济账本。

采购成本的差异源于技术复杂度。风冷充电桩因结构简单(仅需风扇与散热鳍片),单台采购价约为同功率冷板液冷的 70%,传统浸没液冷的 50%。但京工电科技通过一体化集成设计,将浸没液冷核心组件成本降低 40%,使其采购价仅比风冷高 15%,反超冷板液冷 10%。某运营商的招标数据显示,1200A 功率等级下,风冷、某企业的浸没液冷、传统冷板液冷的单台采购价分别为 18 万、20.7 万、23 万,初期投入的差距已大幅收窄。

安装成本的博弈聚焦于附加工程。三种技术均需应对 1000V 以上高压接入,电网增容成本占安装总费用的 60% 以上,因此技术差异对安装成本影响有限。但冷板液冷需单独铺设冷却管路,浸没液冷需配置冷却液循环系统,这使两者的安装工时比风冷多 20%-30%。以 10 桩站点为例,风冷安装成本约 25 万,冷板与浸没液冷则分别为 30 万与 28 万。

运营成本的差距随时间放大。风冷充电桩的风扇功率达 5kW,年耗电约 4.4 万度;冷板液冷的泵组功耗降至 3kW,但需定期更换冷却液,年运营成本约 3.2 万;而浸没液冷凭借高 效热交换,泵组功耗仅 2kW,且冷却液寿命达 5 年,年运营成本可控制在 2.1 万。在广东这类峰谷电价差达 0.8 元 / 度的地区,10 年运营周期内,浸没液冷可比风冷节省电费 18.4 万元。

维护成本的分化来自故障频率。风冷风扇的过滤网每两周需清理,三年更换一次,单桩年维护成本约 5000 元;冷板液冷的接头易泄漏,平均每年需 2 次检修,年维护成本 8000 元;浸没液冷因全封闭设计,电子元件老化速度减缓 50%,年维护成本仅 2000 元。某矿区的运营数据显示,50 台充电桩的五年维护总费用:风冷 250 万,冷板液冷 400 万,浸没液冷 100 万。


康姆勒直流重卡充电桩技术选型:从 TCO 视角解析风冷、冷板与浸没液冷的全周期博弈

二、场景适配:技术选型的现实考量

不同应用场景的运营特征,决定着哪种技术能实现 TCO zui优。

港口 / 矿区等高强度场景更适合浸没液冷。这类场景下充电桩日均服务 15-20 车次,连续高功率运行使风冷设备的故障率飙升,三年后停机维护时间累计可达 800 小时。而浸没液冷设备的稳定性能保障 98% 以上的出勤率,按每车次收入 300 元计算,五年可多创收约 170 万元,足以覆盖初期投入的差价。

城市物流枢纽等中等负荷场景可选择冷板液冷。每日 8-12 车次的充电需求,使冷板液冷的散热效率与成本达到平衡。北京某物流园的对比测试显示,冷板液冷的五年 TCO 比风冷低 12%,虽比浸没液冷高 8%,但在电价较低(峰谷差 < 0.5 元 / 度)的地区,这种差距可进一步缩小。

乡镇站点等低负荷场景仍可沿用风冷技术。当每日充电车次不足 5 次,风冷的低初期投入优势凸显。云南某县城站点的测算显示,风冷设备的八年 TCO 比浸没液冷低 15%,但若未来充电需求增长,可通过 "风冷改浸没液冷" 的模块化升级,避免设备提前淘汰。

三、技术迭代:浸没液冷的成本逆袭之路浸没液冷的 TCO 优势,源于材料创新与设计优化的双重突破。某企业科技的硅基冷却液将导热系数提升至 0.65W/(m・K),比传统矿物油高 60%,使散热效率足以支撑 1200A 持续电流。同时,一体化密封结构将泄漏率降至 0.1 次 / 10 年,彻底解决了维护痛点。

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重构,正在改变行业认知。某大型能源集团的招标数据显示,2023 年浸没液冷在重卡充电桩采购中的占比仅 12%,2025 年已跃升至 38%,预计 2027 年将超过 50%。当全生命周期视角取代短期成本考量,浸没液冷的 "初期投入略高、长期收益显著" 特征,正契合重卡充电设施 "一次投入、十年运营" 的行业属性。

四、选型决策树:三步锁定zui优技术

企业在选择重卡充电桩技术时,可通过以下步骤精 准决策:

测算负荷强度:日均充电车次≥10 次,优先选择浸没液冷;5-10 次,考虑冷板液冷;<5 次,风冷更经济。

评估电价政策:峰谷差≥0.7 元 / 度的地区,浸没液冷的运营成本优势更明显;否则可放宽至冷板液冷。

预留升级空间:规划寿命超过 8 年的站点,即使当前负荷较低,也应选择支持模块化升级的浸没液冷方案,避免未来重复投资。

重卡充电桩的技术选型,本质上是对 "时间成本" 的计算。风冷的低价优势会随运营时间被维护成本侵蚀,浸没液冷的初期投入则会被长期的效率红利摊薄。在电动重卡渗透率加速提升的背景下,那些能穿越短期成本迷雾,着眼全生命周期价值的选择,终将在这场技术博弈中占据先机 —— 这正是 TCO 分析给予行业的zui深刻启示。

康姆勒直流重卡充电桩技术选型:从 TCO 视角解析风冷、冷板与浸没液冷的全周期博弈
上一条:康姆勒直流汽车智能充电桩:快充站运维与故障处理指南下一条:康姆勒直流汽车充电桩:河北省发布实施方案 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

新能源公司:0537-7280888    7280008
发电机公司:0537-7987777    7980007
客户服务部: 0537-7267000
全国服务电话:400-6183-789

手机站

邮箱:kmlxnykj@126.com

网址:comlerxny.com

山东康姆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汶上县圣泽大街西段2895号(康姆勒国际产业园)


山东康姆勒电力集团          COMLERPOWER            鲁ICP备2023006946号-1                           公示信息16086084426618376鲁公网安备37083002370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