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充电桩行业大变天:老桩要淘汰,新桩要爆发,普通人能看到哪些机会?开车跑高速,找了三个充电桩却全是 “摆设”—— 要么插qiang没反应,要么充一小时才补 50 公里续航。这不是个别新能源车主的糟心经历,而是 2025 年充电桩行业 “冰火两重天” 的真实写照:一边是 390 万台公共充电桩的 “数量繁荣”,一边是大量老桩 “躺平”、新桩不够用的现实困境。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个和我们开车息息相关的行业,到底在经历什么。先说说现状:充电桩不少,但 “好用的” 太少截至 2025 年 3 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已经有 390 万台了,听起来挺多,但拆解开问题就暴露了:
首先是 “老桩跟不上新车”。178.5 万台直流充电桩里,71% 都是 120kW 以下的低功率桩,算下来有 126.7 万台。这些桩大多是 2018-2020 年装的,就像老款手机充不动新款快充手机一样,现在新出的电动车很多是 800V 高压平台,这些老桩不仅充得慢(有时候充一小时还跑不了 200 公里),还经常因为 “协议不兼容” 插了也没用。更麻烦的是区域差异:东部沿海还好点,低功率桩占 65%,中西部到了 75%-80%,农村地区更是超过 80%,想升级都得花大功夫。
其次是 “僵尸桩” 浪费资源。全国大概有10%-15% 的充电桩是 “僵尸” ,也就是 39 万到 58.5 万台,要么坏了没人修,要么半年都没一辆车来充。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乡镇,还有高速公路服务区,有些服务区僵尸桩占比甚至高达 40%—— 车主着急充电,却只能对着坏桩叹气。为啥会这样?不少运营商当初只想着 “建桩拿补贴”,建完就不管维护了,故障率高达 15%。好在海南已经出台标准,连续 6 个月没充电记录的,就算僵尸桩,要求整改了。
政策不 “惯着” 了:老桩要淘汰,新桩有目标以前行业是 “多建就好”,现在政策开始抓 “质量” 了,简单说就是 “淘汰差的,扶持好的”:
国家层面已经定了硬目标:发改委要求到 2027 年底,全国要建超过 10 万台 “大功率充电桩”(单qiang功率≥250kW,充 10 分钟能跑 300 公里那种),高速服务区这些车主常去的地方要先改;能源局更直接,2026 年底前要把 50kW 以下的 “低效桩” 全淘汰,算下来得拆 265 万台。
地方也在跟上:广东要求 60kW 以下、用了 5 年以上的老桩,都换成 120kW 以上的超充桩;上海更狠,把 “僵尸桩数量” 和运营商的补贴挂钩,僵尸桩多了,补贴就少了;深圳甚至规定,拒不整改的僵尸桩可以强制拆除;江苏在推 “液冷超充”,要实现 “充电像加油一样快”;浙江搞了个 “一键找桩” 平台,桩坏了能快速抢修,不用车主等半天。技术在 “救场”:充电更快、还能赚钱老桩不行,新技术来补。
2025 年行业有三个技术方向特别火,能解决不少问题:
一个是 “液冷超充”,充电速度直接拉满。安徽有家公司搞出了 2400kW 的超充桩,“5 分钟能充 500 公里续航”,华为、国电南瑞这些大企业也推出了 600kW 以上的方案。以前充一小时,现在喝杯咖啡的功夫就够了。
二个是 “V2G 车网互动”,充电还能赚钱。简单说就是电动车电池能当 “移动充电宝”,电网用电紧张的时候,车把电送回电网,一次能赚 48 块左右。以后车主充电不仅不花钱,还能小赚一笔。
三个是 “光储充一体化”,又环保又稳定。比如中国石化在浙江台州搞的充电站,顶上装光伏板,白天发电直接给车充电,用不完的存起来,晚上再用,不用总依赖电网,还能省电费。
另外,老桩也不是只能拆,还能升级:软件上更新一下协议,就能兼容新车;硬件上换个高 效模块,比如优优绿能的模块,能源转换效率能到 97.5%,比以前更省电。企业都在动:央企、运营商各有招面对行业变化,大公司已经开始行动了,咱们能感受到的变化会越来越多:
国家电网在改老桩,比如在江苏把老桩的电压从 500/750 伏升到 1000 伏,现在新款高电压车也能充了;镇江供电公司更灵活,把低效的老桩移到需要的地方,还加了储能充电车,高峰期不用排队。
中国石化在转型,不光加油,还搞 “油气氢电服” 一站式服务,计划到 2025 年建 5000 座充换电站、7000 座光伏站,以后去加油站,既能加油也能快充,还能休息吃饭。特来电、星星充电这些运营商也在升级:特来电在杭州改了低功率桩,效率提升 35%;星星充电在长三角改了 5 万台老桩,农村地区也建了充电网,桩坏了 “一键呼叫”,5 分钟内就有人响应。
这个市场有多大?4000 亿机会,超充是热点别看现在问题多,背后的市场规模特别大,简单说就是 “拆老桩、建新桩” 的需求很旺盛:
2026-2030 年,全国要换 265 万台低功率桩,还要新增 150 万台超充桩,算下来市场规模能到 4000 亿元。其中,光治理僵尸桩,2025-2027 年就有 500 亿元的设备更新需求;低功率桩升级,2025-2030 年能有 1500 亿元市场。
超充桩是增长zui快的:2025 年超充设备市场规模能突破 180 亿元,每年增长 58.4%,主要靠液冷技术驱动。全球来看,2025 年充电桩市场规模超 3000 亿元,中国占了一半多(1650-1800 亿元),其中超快充设备有 120 亿元。以后 V2G 技术普及了,到 2027 年还能带动 1000 亿元的智能化升级市场。难在哪儿?电网、成本、标准是三道坎当然,行业转型也不是一帆风顺,有三个大难题要解决:一是 “电网扛不住”。一个 480kW 的超充站,用电需求相当于一个大型小区,现在很多地方的电网还没准备好,得先升级电网才能装超充桩。
第二是 “成本高、回本慢”。超充桩(尤其是液冷的)比普通桩贵 5 倍以上,农村地区更难,投资回报要 8-10 年,而老桩月均充电量才 100 多度,远不如头部运营商的 7243 度,运营起来不赚钱。第三是 “标准不统一”。国内外的充电接口兼容性只有 70%,有时候出国充电插不上;液冷超充的协议也没统一,不同品牌的桩和车可能不兼容,车主麻烦,运营商维护也费劲。
未来会怎样?3 步走,2030 年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未来 5 年,充电桩行业会一步一步变样,咱们车主能明显感受到变化:
2025-2026 年:一二线城市先动手,把 60kW 以下的老桩换掉,超充桩占比能到 15%,到 2026 年底大概会淘汰 80 万台老桩,以后在城里充电会快很多。
2027-2028 年:高速服务区基本都换成超充桩,V2G 技术开始普及,跑长途不用再担心充电慢,还能靠卖电赚点零花钱。到 2027 年底,低功率桩占比会降到 50% 以下。
2029-2030 年:农村、县城也会建好充电网,智能充电网络成型,250kW 以上的超充桩会占新增桩的一半以上。到 2030 年,行业不再比谁的桩多,而是比谁的桩好用,超充桩占比能到 45%,市场规模突破 6000 亿元。说到底,充电桩行业的变化,zui终都是为了让咱们车主 “来车即充,即充即走”。现在虽然有老桩淘汰的阵痛,但未来充电会越来越方便,行业也会更高 效、更智能。对投资者来说,从造超充设备到运营服务,从 V2G 技术到光储充一体化,浸没液冷超充等都有不少机会;对普通人来说,以后开电动车,再也不用为找桩、等充电发愁了。
| 上一条:康姆勒汽车直流充电桩行业:三大黄金赛道开启万亿级能源革命 | 下一条:康姆勒直流汽车充电桩: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