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汽车对充电设备的基本要求
(1)安全性
电动汽车充电时,要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动力电池包的安全。
(2)使用方便
充电设备应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不需要操作人员过多干预充电过程。
(3)成本经济
成本经济、价格低廉的充电设备有助于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提高运行效益。
(4)效率高
高 效率的充电设备能够使汽车充电速度更快。
(5)对供电电源污染要小
充电设备工作时会对供电网及其他用电设备产生有害的谐波污染,而且由于充电设备功率因数低,在充电系统负载增加时,对其供电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类型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一般分为非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交流充电桩等。
(1)非车载充电机
非车载充电机是指安装在电动汽车车体外,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采用传导方式为电动汽车电池组充电的装置。
(2)车载充电机
车载充电机是指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采用传导方式为电动汽车电池组充电的装置。
(3)交流充电桩
交流充电桩是指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装置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源的装置。
3.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1)高安全性
动力电池组充电不均衡引起动力电池过热, 导致事故。充电设备必须具备防止动力电池系统单体电压和温度超过允许值的技术措施,以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2)充电快速化
相比发展前景良好的镍氢和锂离子动力电池而言,传统铅酸动力电池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容量大、跟随负荷输出特性好等优点,但同样存在着比能量低、一次充电续驶里程短的问题。
(3)充电通用化
在多种类型动力电池、多种电压等级共存的市场背景下,用于公共场所的充电装置必须具有适应多种类型动力电池系统和适应各种电压等级的能力。
(4)充电智能化
制约电动汽车发展及普及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储能蓄电池的性能和应用水平,优化动力电池智能化充电方法的目标是要实现动力电池无损充电,监控动力电池的放电状态,避免过放电现象,从而达到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节能的目的。
(5)电能转换高 效化
充电设备转换效率高可以降低电动汽车的能耗,电动汽车的能耗指标与其运行能源费用紧密相关,降低电动汽车的运行能耗是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6)充电集成化
充电系统将和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为电动汽车其余部件节约出布置空间,大大降低系统成本,并可优化充电效果,延长动力电池寿命。
(7)对电池寿命影响小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占电动汽车成本的主要部分,多数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一半以上,有的甚至超过整车成本的65%。因此,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极大地影响电动汽车的运行成本,这也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8)操作简单化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必须简单方便,可使所有用户都能独立操作完成。
| 上一条:康姆勒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小区充电桩建设短板的补齐方式 | 下一条:康姆勒新能源充电桩:充电务必注意这九大禁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