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件专利公开来看,基本上就是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置的方案。当然也包括今天发布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可以自动停放到该位置,自动启动充电的操作。
到今天为止,电能传递方式基本上只有两种,一种是传导,也就是通过金属导体传递电能,如电线,这也是人类当前主要的电能传递方式。另一种就是辐射,也就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该理论由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于18世纪发现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生活中大家听电台、用手机等,都是电磁方式传递信号能量的表现。
无线电传输有一个zui大的困难就是能量传输的功率和效率有限。一个调频电台也就100W上下,一个手机基 站也就20W上下。接收端只能接收到及其微弱的信号,只有通过信号放大后才能听到电话或者信息。
无线电通讯中,为了发射效率,需要把发射和接收做成点对点的定向传输,如果想要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也要如此。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把车随意停个地方那么简单。
特斯拉汽车的无线充电是在车的底盘下有一个无线能量接收装置,需要把车辆限位,以使得车底盘的接收装置和地面的发射装置对齐。
目前,根据相关信息,特斯拉做到了19k W的充电功率,这么大的无线传递功率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当前也只是传说,如果真的实现,马斯克将是人类在该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的第 一人。
至于国内很多公司自称的无线充电技术,本人持怀疑态度,倒不是怀疑能不能无线充电,是怀疑其效率能否达到80%以上,因为决定成败的致命因素就是效率。否则伴随的发热和电磁干扰将是难以克服的问题,但愿同行能够一一突破。
其次即使能够实现高 效的无线充电,但zui大功率如果不能突破,也没有实际意义,增加的成本和安全性就抵不上现有的导线直接充电方式。只是噱头罢了。
技术总会进步,但前提是遵循基本的理论支撑,否则不可能成为现实。
| 上一条:康姆勒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换电连接器结构解析及应用领域 | 下一条:康姆勒新能源直流充电桩:重卡补能到底选充电还是换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