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高压快充的出现实际是汽车产业和电力行业协同创新的重要体现。
大功率高压快充需要两侧技术创新。在汽车侧,零部件要高压化,并保障安全性与供应链稳定。在电力侧,涉及到大功率充电规模化普及、充电设备高压化与成本控制。
所以,电池、充电设备等都面临着技术创新和降成本的挑战,车侧和充电侧协同发展,大功率充电才会走得可持续。
大功率高压快充网络的建设运营模式与标准体系需要探讨。构建开放、社会化的快充网络更有利于车桩匹配,以及电力、土地、设备等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标准体系是产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大功率充电标准要符合适配、安全的基本要求,也要为未来电压等级提升、技术创新预留空间。
国内外加速800V车型&480kW+充电布局
国内外市场800V车型量产时间预计在2023年-2025年,会优先搭载在中高端车型,然后逐渐扩大应用范围。
系统电压提升、碳化硅等器件的应用,除了缩短充电时间,还能大幅改进整车动力性能与综合效能。
高压除了能加快充电速度,也伴随着效率、加速性能的提升。2021年发布的搭载华为高压动力系统的某B级四驱车,能轻松实现3.5秒的百公里加速、NEDC效率提升了3.5%、整车续航提升了5%。
车端800V平台开发要做高压部件选型和匹配,包括电池系统、电驱系统、充电系统、功率器件等。
我国投建的充电桩电压等级,从2016年之前以500V为主;到2017-2019年为750V;再到2020年以后上升到1000V。
公共快充站电压等级的提升,既要考虑当前主流车型充电需求、充电场站利用率,还要考虑未来车型发展方向和功率发展趋势。
| 上一条:全面电动化后,磁元件在充电桩领域大有可为 | 下一条:康姆勒直流充电桩:新能源能源充电站的结构发展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