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发展看,V2G技术是未来电网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商业逻辑上看,V2G带来了电网、车企、新能源车主、三方共赢。
1.对电网价值
根据电网的需要,可以将电动车作为储能装置用于调控负荷,通过控制充电桩V2G系统的运行来调整电动汽车的充电和放电时间,从而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间减轻负荷,平衡电网供需关系。
如此一来,可以减少因电动汽车大量发展带来的用电压力,还能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减少电网在储能建设上的投资。
2.对车企价值
对车企而言,V2G技术使用户有效降低了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在紧急情况下,还能利用V2G技术将具有电力输出功能的电动车当作紧急电源使用,将可利于推动电动车的生产与销售。
3.对新能源车主
电动汽车车主在电网负荷低、电价低的时候给车辆充电,通过充电桩V2G技术,电动汽车车主可以电网负荷高、电价高时将车辆存储的能量出售给电网公司,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V2G的发展
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将由无序充电逐步过渡到有序充电,z终实现V2G双向充放电。早在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便作了题为《车网互动(V2G)技术潜力与实施可行性》的主旨报告,提出V2G的技术潜力与实施可行性。他提出我国V2G技术发展路线可以采取“三步走”策略:
2021-2025年
加快完善智能有序充电相关标准,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和建设运营模式,实现重点区域应用和参与电力的试点。
2026年-2030年
智能有序充电成为主流建设运营模式,电网对大功率快充场站和社区充电桩接
入能力显著提升,电动汽车消纳绿电比例大幅提升。
2031年-2035年
智能有序充电模式实现对大功率公共快充场站、自建专用场站以及社区和单位充电桩的全面覆盖,实现高比例错峰充电与消纳绿电。
V2G发展的难点
多项政策利好、企业加速布局、发展路径建议等,为V2G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然而目前,V2G技术还未能在国内扩大应用规模,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
1.关键技术仍不成熟,安全性引担忧
目前技术依然难以描述用户参与V2G的差异化行为,引入大量V2G设备会增加电网的管理复杂性,会对电网形成一定的冲击,需要更高级的电网管理和调度系统。同时,缺乏面向V2G的全链路高安全防护体系,也会引出信息安全忧虑。
2.双向充电桩存量少,建设成本难题大
当前,大量充电桩没有反向充功能,要实现V2G的普及,大规模改造成本高,而前期铺设新型充电桩也需要较大投资。
3.V2G反向放电,加快电池衰退速度
电动汽车向电网馈电可视作一次放电过程,加入V2G模式后,电池频繁的充放电可能会对电池性能、寿命产生负面影响。新能源汽车对外放电功能的实现对电池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4. 电力市场机制受限,V2G盈利需时间
消费者潜意识只把车辆当成 交通工具,从电网获取电,而不是一个供电器,暂未形成峰谷电价差来套利的意识。而我国电力市场仍处于建设期,定价规则、跨省等配套机制尚不健全,短期内V2G商业化模式难以跑通,V2G蓝海市场尚待掘金。
充电桩V2G技术作为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交互方式,具有重要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现阶段国内V2G虽然仍处于导入期,还面临诸多困难。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汽车技术完善和未来的推广,V2G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能源领域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 上一条:康姆勒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建设全流程 | 下一条:康姆勒新能源直流快充充电站:如何补齐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