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一方面桩少,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低的问题,全行业公共充电桩平均利用率不足10%。但未来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也不会很高,对于一般车主而言家庭充电是应用场景,公共充电桩进行补充。
充电基础设施升级应该聚焦如何保证车主充电体验。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新阶段,私家车越来越多,对于车主而言需要解决公桩上充电快的问题,需要解决大功率充电问题;其次,新能源车主不仅要求充得快还要充得好,更要求充电桩设备可靠性更好一些。
私桩则面临智能化问题。目前有很多因素制约很多小区没法建桩,以电能容量不足问题为例,需要通过有序充电新技术去解决这方面问题。
从能源属性来讲,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还需要解决电网互动、能源低碳等问题。
首先是规划升级,目前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一方面是桩少,另一方面则是面临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低,全行业公共充电桩平均利用率不足10%。这主要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匹配问题。
其次是充电技术升级,推动充电新技术、大功率充电、车网互动的负荷聚合等技术发展;第三则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电网的融合发展。
如何实现升级,一是希望政府部门有相关的统筹推进;第二是应该建立商业生态,一方面要满足全国一张网建设,另一方面要满足不同地区特定场景的充电网络体系建设;第三是希望标准能够规范、引领产业发展,建议出台一些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保证充电时的安全底线。
一是发展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第二是技术和标准上的统一和融合,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及放电要和并网事先打通。
第三也是核心的一点是要实现商业模式的打通,需要在做电力市场建设的时候如何设计出比较适合车网互动来体现放电价值,这也是下一步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未来融合趋势将是逐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还处于S曲线下面的平缓阶段,其发展空间来源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
关键在于车主对于找桩的满意度,要从不同车型、不同地区等角度来看到底有多少桩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服务需求。
目前行业内也有其他说法,例如服务半径和公桩利用率,如果公桩利用率达到20%-30%的话就足够了。
上一条:济宁新能源充电站生产厂家:农村推广充电桩布局存在哪些难题? | 下一条:直流快充充电桩康姆勒厂家:大功率充电充电站配套服务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