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换电站的规划选址要全局考虑。根据各片区换电站需求的空间分布,结合地方意向对不同类型的换电设施布局统筹安排,确保每个设施均具有合理的服务范围或密度,相邻换电站之间应保持合理的联系,从总体上实现均衡布局。
考虑电池的寿命老化、交通拥堵等现实因素,从保证电动汽车使用者连续行驶角度出发,换电站的服务半径应以电动汽车单次换电行驶里程100km计算。换电站服务半径约为2km。
换电站可独立或结合公交场站、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轨道交通站点,P+R停车场等市政设施用地建设。宜充分利用就近的供电、交通、消防等公用设施。
规划原则
换电规划应与当地城乡发展规划相协调,满足地方经济与交通发展的要求;应与当地电动汽车发展规划相适应,并适度超前,满足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需求;应与电网规划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保障电动汽车的电能供给;应考虑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满足用户便利出行的需求。
前往换电站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并符合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消防车道的相关规定。
换电站不宜建在加油站、加气站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附近,确需建造的应符合GB 50156—2021《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及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防火间距的相关规定。
场站选址
换电站是用于快速更换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自动化设施;选址是为换电站选取设施安装位置,使其符合工程、财务、规划、运营等各方面要求并签订场地租赁合同。
因此在选址时一定要考虑周边环境条件和场地条件,具体可参照以下2点:
(1)环境条件
1、换电站需考虑实际使用效率,若设在商圈附近需测算可服务半径以及可服务密度。
2、若换电站位于或靠近住宅区和社区应评估换电工作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换电站位于路网入口附近,需考虑车流量和出入位置,否则会影响换电服务时间。
4、站点必须满足7×24h的全天候服务的要求。
5、站点位于地上空间时需考虑地下管线和承重。
6、站点位置必须有夜间照明确保夜间运营服务时的安全性。考虑换电设备在无人值守时的安全性,必须考虑站点位置附近的治安状况。
7、换电站需要向管理平台发送数据,因此需要考虑站点位置的移动数据信号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8、为避免换点站不受雨季集中降水的影响,在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站点位置的降水量和水淹高度,避免设备浸水风险。
9、考虑站点安装施工时机械设备的进出问题。换电站在地面时需要考虑吊装设备行驶是否会受到阻碍,位于地下停车场内时需要考虑叉车进入时的车库入口高度。
10、为避免后期的噪声扰民问题,地面换电站距离敏感建筑物(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20m。
(2)场地条件
场地面积需满足换电站集装箱外沿尺寸。为满足电气安全间距的要求,带电体需距离墙体80cm以上。换电站正前方6m内不应有遮挡物(满足安装时施工设备的移动空间)。地面场景高度满足设计要求,且上方不应有遮挡物。需考虑场地通道的宽度,以满足车辆回转的半径,一般情况下不小于6m。
换电站需根据设备总重量满足一定的承载,一般无法确定站点下方的回填土的回填质量,因此需对地面进行开挖,重新制作钢筋混凝土基础。
此外,换电站场址需确认换电站所属场地是否通过当地消防部门的验收,换电设备部署不应遮挡、影响消防栓的使用;消防栓的前方应至少保证宽1m、长2m的区域没有任何杂物堆放。部署位置应便于人员疏散,确保疏散时间小于5min;同时,站址一般不应选择在人员或车辆的出入口附近,以免影响人员及车辆的疏散。室内场站部署位置应有强排烟措施,换电站附近应有强排烟管道(10m范围内),保证发生事故时有烟雾疏散通道。换电站不应影响消防车通行及消防车登高操作,尤其是地面换电站选址时,应注意查看场地的平面图,避开消防车的行驶通道及消防登高面。换电站不应靠近有潜在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地方,地面换电站距离消火栓的距离不应大于50m。地面换电站距离附近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低于10m。
上一条:康姆勒新能源:新能源的尽头是储能之发展现状 | 下一条:公共直流快充充电桩康姆勒:电动汽车频繁充电,对电池有影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