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如何构建充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不管是超充、换电还是无线充电等其他的补能方式,都构成了高质量充电立体的充电体系,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设充电设施网络的高质量体系应持续关注用户在充电方面的痛点,打造站好找、桩好用、充得快、充得安全;充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要面向今天的快充,更要面向未来的充电网,能源的交 易、能源的交互。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强则认为要建设充电行业互利共赢的生态,而不是相互卷的生态。
不过,目前业内认为充换电行业存在充换电设施的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此外李康表示主要充电基础设施还是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区域,一些县乡或者农村区域的充电设施布局相对不完善,公共充电设施的短板还需要居住区的相互配合,完成充电的补能;与此同时老旧小区充电便利性非常不足是居住区充电面临的比较大的关键难题。

“充电设施未来的发展将适应充电场景高 效服务应用需求,呈现综合、立体、多元化的总体发展趋势。”“随着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和供电设备的两项强制性标准即将报批发布实施,行业的准入门槛一定是提升的状态。充电设施将提高充电效率,实现自动充电体验,智能运维技术和人工 智能将广泛应用于充电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将和电力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高 效互动,呈现深度融合的趋势。”
从充电企业运营看,头部的运营商表现较强。广汽能源的充电桩6月平均充电达到5671度,表现很好;蔚来的充电桩充电量达到6500度左右;特斯拉上月达到3634度。而部分老旧充电桩的充电平均仅有月均100多度,部分着眼未来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需要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新老旧交流低功率桩,增加高功率直流快充的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助力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我国在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和增长速度上已取得全球领 先的地位,但仍需关注充电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技术更新和服务提升,以实现充电桩的高 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 上一条:康姆勒新能源充电桩:协同构建高质量充电体系 | 下一条:上海市发布《关于规范本市人防工程内安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管理工作的通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