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的电动汽车,一般都有两个充电口,直观来看,孔多的是直流口,孔少的是交流口。普通意义上来讲,直流充电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快充。快充在半个小时内就能从30%充到80%,可以说大大缩减充电时间,缓解电车续航不足的里程焦虑。但有好多人说,快充会对电池造成伤害甚至是毁电池,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说下电池的原理。电池的充放电是通过化学反应完成,充电时,锂离子嵌入到负极存储能量;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流向正极。理想状况下,只要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材料等的化学结构不发生变化,锂离子电池就能保证长时间、多次数循环,达到理想寿命。
但是,快充之所以快,就是将锂离子快速从正极嵌出嵌入负极,提升锂离子的流量与速度。在这个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脱嵌速度、在电解液中的运动速度、在负极的嵌入速度都会影响整体充电速度,有些掉队的锂离子就会在嵌入过程拥堵造成析锂。
简单讲,如果不加以管控,快充的时候会因为大电流,导致反应加快,电池里的一些化学物质会被破坏或消耗,不限于内阻增加发热量变大导致副反应增多、析锂效应产生锂枝晶等,进而可能引起电池衰减、短路乃至起火和爆炸。
但是,以上问题有个前提,就是在没有管控的前提下,但实际上,我们的电池拥有一个大脑系统,叫做BMS电池管理系统。比如当电池充到80%以后进入涓流模式(小电流充电),就是其发生作用,它可以对充放电进行管理,如果充电过程中监控到异常,这个BMS就会提前干预,降低大电流充电对电池的冲击。
所以现阶段频繁进行快充,不能说对电池没有一点影响,不过大家不用过度的担心,在没有慢充可以用或者赶时间,放心的使用快充即可。
上一条:康姆勒新能源快速充电站:重卡换电互联互通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下一条:康姆勒快充充电桩:充电站基础设施不足的措施 |